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 第13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还指着以后孩子出息,有人培养,也能去城里当城里人呢。现在一眨眼,什么都要没了。
  林长喜看着报纸上面的照片,一声不吭。
  ……
  忙完了一天的审稿工作,程编辑才有空休息,喝喝茶,看看报。
  林安安那张照片,这就立马吸引人了。他倒是不认识林安安,只觉得这个孩子眼神坚定的样子,这样一个形象,偏偏长着这样一双眼睛,倒是很稀奇。以他的敏锐直觉来看,感觉是个有故事感的孩子。
  等看到报纸上的内容之后,他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然后看着上面林安安的名字,程编辑一愣。
  这一愣是因为,他对林安安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前几天才接到了她的投稿呢。
  程编辑立马仔细的看了起来。
  然后再将林安安投稿的那篇姜小木奋斗记拿出来。
  “发现两人真的挺像。”
  加上姜小木的故事本身就是林安安写了。
  很难不让人怀疑,这个林安安就是投稿的林安安。而姜小木很可能就是林安安自己的故事。
  难怪林安安说她来首都了。原来是被她爸接过来了。现在还考上了清大。
  故事里,姜小木可也是考上大学了啊。
  虽然没说哪个学校,可作为内情的程编辑,这会儿心里清清楚楚的。
  所以,姜小木的故事真的不是瞎编啊。人家真的读书好,而且进城来考上了大学。现在还上了报纸呢。
  程编辑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
  这样真实中带着戏剧性的故事,可太容易吸引人了。
  现在大家都还在艰苦奋斗,建设祖国。多少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啊。就需要这样完美的结局,来鼓励这些人。
  就和他曾经看过的西方童话故事一样。不管多少艰难,故事永远都是完美的结局。
  程编辑立马决定,将姜小木的故事刊登。
  让曾经为姜小木牵挂的人看看这个美好的发展。
  ……
  边境军区,姜越山开完会之后,才有空看看报纸。先看的军事报纸,看完之后,又翻看了一些全国报。
  看到全国各地热火朝天搞发展,劳动成果频频,姜越山的心情是很好的。
  他当初也是过了苦日子出来的,那时候侵略者还在这片土地上,别说建设国家了,就是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啊。
  还是现在好。只是想到了家人们,他心情又难免有些伤感。
  无意识的翻过一张报纸,右上角一张照片展现出来,这是教育刊的文章。是有人考上大学了。
  但是姜越山看着这张微微有些模糊的照片的时候,愣住了。
  因为这张照片上的人,像极了他的小妹,姜玉画。
  当时他离家的时候,妹妹虽然才十岁出头,但是轮廓与这照片已经很像了。就是人没这么瘦弱。当初姜越山家里不算贫穷,还有钱让他上学堂,读过书。父母勤劳又有手艺,家里亲族也多。小妹又是家里人都疼爱的,怎么也不会苛待她。
  如果是后来遭难了,那妹妹成这样倒是可能。
  但是姜越山知道,这不可能是他的妹妹。
  因为时间对不上。
  姜越山早年离家参加革命的时候,家里爹妈兄弟和妹妹都还在。
  他也一直化名在外,从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家里人的情况。就怕遭到敌人的报复。
  可是后来老家还是传来消息了,先是侵略者祸害了一次,然后白狗子又到处抓人。战火中,没人能幸免。
  他的家里人全都没了。
  他后来回乡看过,有逃难回乡的亲族帮着收敛了他家里人的遗骸,但是独独没有妹妹姜玉画。他一番打听才知道,当年姜玉画跟着人赶集,逃过一劫。回来的时候村子已经被烧毁,妹妹姜玉画就跟着一些族人一起逃难。中途经历诸多波折,许多人失散,也包括小妹。
  这些年来,姜越山一直在找妹妹姜玉画的消息,甚至每年都在报纸上面刊登寻人启事。却一点都没消息。他心中已经开始觉得,妹妹可能早已在战乱中牺牲了。
  这会儿看到这张熟悉的脸,姜越山突然燃起了希望,妹妹姜玉画没有死,她可能活着,然后结婚生子。
  看着孩子这样儿,估计家里情况不好。可能也因为这样,妹妹也就没机会看到他的寻人启事。
  可惜这报导完全就是谈论学习的,上面关于林安安的情况介绍得太少了。只知道在农村长大,后来接到城里的。也没交代是和谁一起被接的。也不知道她家里人还有哪些。
  姜越山一刻也等不及了,赶紧就要找人帮忙,打听关于这个林安安的情况。
  几天后,林安安的那篇《姜小木奋斗记》,也上报了。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姜小木是化名,所以虽然感觉和前几天那位林安安的经历有点相似,但是却没以为两人是同一个人。
  不过细心的人倒是有些猜测。
  毕竟笔名是林安安呢。
  这篇文章出来,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响。
  之前姜小木和那几个军属的故事,当时看的人还是很多的。许多人被触动。
  很多人也想关注他们的后续。
  如今冷不丁看到了姜小木这个可怜孩子的后续,还挺让人惊喜。然后发现,这发展方向和和自己想到不一样啊。
  他们想的是,姜小木的爸在看到了报纸之后,会回家去接她,或者找家里人算账。
  但是姜小木没有等待她爸回来帮她,她自己站起来了。
  她通过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得了好名次了。她爸把她接到城里,她还直接考上大学了。可真是太争气了!
  看完这发展,有一种让人舒爽的感觉。
  林常胜也看到了这篇文章。
  他想起那次看到姜小木的故事的时候,他就很义愤填膺。还觉得孩子爸爸没做好。
  其实那时候,他就觉得这个孩子经历和自安安很像。
  可他就是没往深处想。那会儿,他好像真就没习惯为安安操一点心。
  其实如果他当时用点儿心,也能够猜出来,这是安安写的她自己的故事吧。
  这个孩子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也想着,让他这个当父亲的看到?
  只可惜,他再次让孩子失望了。
  林常胜沉默着,将报纸收起来,锁进了自己的抽屉里面。
  大院的人也在猜测这个姜小木到底是不是林安安,很多人都觉得是。但是也没人会主动去问。
  大家心里明白就成了。何必再挑起人家孩子的伤心事呢?
  林常胜的领导倒是因为这个事儿,又找林常胜谈话了。这次还比较严肃,让他要管好生活作风问题。
  特别是作为一个首长,他是要给人当榜样的。
  就算当兵,一心为公,可真的就一点不能管着家里?怎么老家的人欺负安安,他都十几年不知道呢?
  你说没回家,不知道家里人会这么干?
  可谁听你说原因啊,外人只看结果。你没管,是不是故意不管?是不是因为有了新的家庭,对曾经的孩子死活不管了?
  这个问题会影响战士们心中的形象。这影响不好的。
  林常胜低着头,接受了批评。
  陈国强很是语重心长道,“常胜啊,热爱事业是一回事,但是该尽的责任,不能不尽。”
  相比于林常胜这边被批评,徐月英这边是连批评都没有了。
  朱秀红直接通知她,要给她换个合适的岗位。去街道办那边上班。去基层磨练磨练。
  徐月英听了就不乐意了。
  “嫂子,我也干了这么多年,怎么说调走就调走啊。我家里事情是没处理好,可是我个人在工作上并没犯什么错误啊。”
  街道办哪里比得上军区里面的职位呢。各方面工资待遇和福利肯定都差一些的。
  关键是她这年纪,调过去还是个基层,以后也别想进一步了。而且面上也没光彩啊。可真是面子里子都没了。
  朱秀红道,“这事儿你还没认识你的错误吗?我和你说,林常胜作为孩子爸是有责任的。但是徐月英,你忘了你的责任吗?”
  徐月英道,“后妈难当,我确实失职没顾上……但是这也不能影响我的工作啊。”
  “不是后妈的责任,是作为妇联干事的责任。平日里遇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不都是还要帮着劝人家好好待女同志,待孩子吗。你哪怕不是林安安的后妈,只是一个妇联的干事呢,你这十几年就没意识要管管这个孩子?眼皮子底下让你需要管的人,你不管。谁能信你能管别人?”
  “这外面多少人议论啊,咱妇联的人连自家人都不管,能管别人的事儿?咱妇联自己都有私心,能劝别人没私心?”
  “总而言之,你的这个思想觉悟,不适合在妇联干了。这不是我个人的决定,也是其他干部投票的决定。昨天我收到举报信就收到几封了。你要是不服气,我今天办一场全体投票也行。可我还是想给你几分面子。”
  听到这话,徐月英紧紧的抿着嘴,没让眼泪流出来。
  徐月英的事儿,林安安自然也听说了。毕竟陈琼和她熟呢。顿时就明白了徐月英为何看她的眼神更哀怨了。
  林安安倒是没啥感觉。
  不过知道她还在上班,林安安就放心了。相对于让徐月英在家里蹲,她宁愿对方有能力还是上个班的。倒也不是什么高尚的情操,主要是林安安瞅着,她要是不上班,也得在家里吃喝花用啊。两个孩子也没人负担另外一半了。回头再加上个徐家两老……还是让她的责任自己担吧。
  对于自己这两次引起的反响,林安安还是很淡定的。
  家里的名声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也很保险。最起码在别人严重,她和这个家不是紧密联系的。万一以后那两个少管所预备队员真的闹出什么事儿来了,她也能和对方撇清关系。或者以后徐月英又想闹什么事儿出来陷害她,也要看看有没有这个底气。
  所以林安安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至于这两口子有没有受到啥影响,林安安也没觉得亏心。
  她好歹没出去嚷嚷,后妈克扣生活费呢,算是对得起人了。主要是目前这情况,用不着嚷嚷,这还可以继续捏着,以后没准啥时候就用得着了。对了,还有两个孩子在老家放火那事儿。
  反正哪怕是去大学读书了,林安安也是不会松懈了对他们的防备的。
  谁知道以后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她习惯性做个谨慎的人。
  终于等到开学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