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发落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一早,徐洋一面让妻子陪着母亲,一面收拾了些银票细软包好了装到一个小匣子内,交给妻子妥善保管,而后命人套车,装点行李,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命人打开庄门。
  他把剩下的弟子召集到一起说:“如今徐家帮遭遇灭顶之灾,已无力回天,我等且不能自保,又岂敢强留诸位?今日之后便再也没有徐家帮了,大家继续待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各自高飞吧。”说着看看各位师兄弟。
  弟子们面面相觑,有的说:“师门有难,我等岂能弃之不管?况且师父至今下落不明,无人对证,倒便宜了那薛贼!”
  有人说:“我们徐家帮受此不白之冤,不辨清楚,就算走了也没什么光彩,倒不如留下来与师弟共患难!”
  徐洋摆摆手说:“不必!今天之后,我便把这庄子暂时关了,诸位就算留下,也不过守着个空院子。不过有句肺腑之言,弟不得不讲。我们徐家帮也曾是赫赫有名,在江湖上也算响当当的门派,诸位在此学艺,虽未出师,但也可以行走江湖了。如今家父摊了官司,名声受损,但徐家的武功却毫不褪色。诸位倒不必留下,倘若还念旧情,只要日后不说徐家一句坏话,弟便感激涕零了。”说着向师兄弟们躬身行礼。
  大家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集体面向徐洋,就当是对着师父行了跪礼,徐洋又还了礼,而后让大家起身。弟子中也有不少重情的,洒泪的洒泪,呜咽的呜咽,但也有暗中庆幸自喜的,纷纷攘攘也就散了。
  徐洋解散了弟子,又将父亲的那些姬妾都遣散了。刹时间,徐家帮的庄园里就像煮沸的开水锅一样混乱,哭的哭,喊的喊,有慌忙收拾行李的,有趁机偷拿东西的,有为了争抢宝贝而破口大骂的,有替师父愤愤不平的,也有只想明哲保身的,简直就像兵临城下的城中百姓一般。
  徐洋吩咐几个贴心家人留下照料母亲和妻子,自己则去城里的店铺结算歇业。至于他家的银庄,因为名声臭了,主顾们便纷纷拿票据前来兑钱,柜上一时间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而主顾们却不依不饶,围堵在银庄外吵吵嚷嚷,恨不得把掌柜的和伙计都揪出来痛打一顿。
  徐洋见状,便让人把家里库存的银子全部取出,按票证返还主顾。等一切事情都办完了,回家时差不多张灯了,于是就陪母亲妻子吃了饭,又等了一会,等到全黑了,便送她们从后门上了车。徐老太太只以为儿子随后便到,倒不是很伤心,而徐娘子却知道这是诀别,所以特别难受,但碍于婆婆只能强忍了。夫妻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徐洋向母亲拜别,就让她们赶紧趁夜离开了。
  徐洋站在那里,久久地凝望着那辆马车,直到完全消失在夜幕中仍不舍离去。他万念俱灰地回到空荡荡的屋子里,静静地坐了一夜,早上早早地洗漱完毕,穿了件干净衣服,便前往县衙。
  若河县知县上了堂,知道他是徐疆的儿子,不禁有些惊讶,但还要故作威严地问道:“下面所跪何人?”
  徐洋向上跪禀道:“小人徐洋,乃朝廷通缉要犯徐疆之子。”
  知县问:“所来何事?”
  徐洋说:“小人特来投死。”
  知县听了,更为惊讶,问道:“为何?”
  徐洋说:“家父犯下死罪,却一直下落不明,朝廷始终无法完案,知县相公也会因此受到牵累,小人身为人子,父债子偿,愿来替死,以消旷怨。”
  知县见他是个忠义之士,又是青年才俊,心里既佩服又怜惜,便说:“君行孝子之事,不可以文法相拘,但事干人命,须请详上司为主,本县未可擅便,且召保候详。”
  徐洋还想说什么,这时师爷在一旁朝知县使眼色,知县明白了,便暂时退到后堂。原来,因为薛诚徐疆的案子,有位按察使姚大人特意从州府过来,此刻正在县衙,听到有人投案,便在后堂听着,见徐洋年纪轻轻,竟如此笃礼重情,怕判他重了,便赶紧让师爷把知县叫下来。
  此时,县衙门外也有人围观了,看到徐洋忠义,便喊声连天,大家也为他捏着一把汗,生怕衙门判得不公。
  杨知县转下堂来,向上司行礼,那按察使便将自己的意思说了。
  “此子深明大义,必要保全他的性命!”
  杨知县点头,说:“下官也是此意。”
  姚台使(按察使简称)点点头,摆摆手,让他回到堂上。
  杨知县转屏风上堂入座,而后对徐洋说:“徐洋,你可知你父窝藏盗贼、图财害命,这可都是死罪!”
  徐洋朝上磕了一个头,说:“小人知道。”
  杨知县说:“自然知道,那哪有顶罪之说?”
  徐洋说:“所谓天理昭彰,神目如电,父债子偿,万年之理,小人特来公堂,受朝廷之法,不求免罪,还望大人见谅!”
  杨知县说:“不妥,本官看你年纪尚轻,唯恐考虑不周,还是先回去和令堂商量一下再做决定,我也好成全你。”
  徐洋说:“回禀父母大人,其实我来之前就决定赴死,所以已经和家母及内人说过了。”
  “徐洋!”杨知县故意敲了一下惊堂木,说:“你爹犯的可是死罪!”
  徐洋向上叩首说:“小人知道。”
  “自然知道,就不要再纠缠了!虽说父债子偿,但那只用于钱粮纠纷,杀人害命的大事岂能儿戏?若是此等大事也能代顶,那些贪赃枉法之辈岂不是更肆无忌惮?若人人都像你,做了歹事也不用惧怕了,只要找个愿意顶罪的,便能相安无事了吗?所谓天网恢恢,法纪严明,是要有罪之人伏法才是!怎能乱杀无辜?”
  徐洋听了,知道知县有意从轻发落,心里很是感激,便再次叩首说:“大人如何发落,小人服从便是。只是我家大管家尚在牢里,这本与他无干,只因前日没能拘到家父,才将他暂时收监,不如换了小人,让小人代替家管,也好令小人心安。”
  “本官可以暂时将你收监,但如何发落,还要等上司意见。”
  “谢大人成全。”徐洋叩首,而后说:“大人,还有一事,小人在家中找到账册一本,上面尽非家中生意所得,想必都是不义之财,小人不敢擅动,理当入官,簿籍在此,伏乞验明。”
  杨知县听了,也只能如此,于是命人收了账册,将徐洋暂时收监。等转下堂来,与姚台使说了,而后写了文书,上交府衙。
  按察使为替他周全,又附加一封书信,说道:“此子孝义可敬,宜从轻典。”
  杨知县又特意交待狱卒不要为难于他,并命人加紧追查徐疆下落,一旦找到,立刻放了徐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