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34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受益出了内室,问刘娥道:“娘娘的病打算什么时候好?”
  之前刘娥说打算上书为赵旭求封号,这可真是说到赵受益的心坎里去了。
  赵旭是他属意的继承人,奈何其身是女儿身,在这个封建王朝,想要继位可真是难上加难。
  赵受益本就打算等赵旭再大一点的时候给她正式册封公主封号,昭示她与其他公主的不同。
  可是这个册封要怎么提出来,还是挺伤脑筋的。
  好端端的,皇帝为什么忽然要册封公主呢?
  公主只是个两岁的孩子,既无任何功绩,也看不出品性如何。忽然要给她这个前无古人的恩宠,明面上说不过去。
  况且赵受益最近还在以身作则地力行节俭,命令宗室不得婚丧嫁娶,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国家财政增添负担。
  结果你皇帝却带头册封子女——册封皇子也就算了,皇子是将来的皇储,对于国家而言意义重大。但公主总没这么重要的身份地位了吧?
  你这么大张旗鼓地册封公主,空耗国家财政。这不就和之前自己倡导的节俭自相矛盾了吗?
  皇帝金口玉言,口含天宪,说出的话做出的事都是不能改悔的。皇帝的出尔反尔不叫出尔反尔,叫朝令夕改,是要被御史台骂到怀疑人生的。
  这个时候,刘娥身为太后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
  皇帝虽然要立志节俭了,可是节俭到谁的头上也节俭不到太后的头上啊!太后可是皇帝的母亲,皇帝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供着太后锦衣玉食。这是做儿子的本分。
  所以哪怕现在国家财政吃紧,皇帝都减常膳了,太后也不用跟着节衣缩食。
  太后如果自己愿意发愿,也跟着皇帝一起裁减支出,这是太后贤德。太后要是不吭声,继续吃好喝好,这是人家应该的。
  哪怕再吹毛求疵的臣子,也不可能上书要求太后来给天下做这个爱惜民力的表率。
  要是搁太后依旧临朝摄政的那会儿,还有这个可能。毕竟权利与义务天然对等,太后那时候行使君权,是实质上的君主,那么为了天下苍生节省用度就是她的分内之事。
  但是现在嘛……太后回后宫养病都养了好几场了,虽然偶尔也还上朝转一圈,但谁都知道这是皇帝请太后出场友情客串的剧目。太后已经失去了作为君主的权力,自然也就不用再承担身为君主的义务。
  所以,哪怕举国上下都在节约开销,太后发话说要册封皇子公主,那也没人能挑出错处来。
  太后年纪大了,皇帝又只有这么一双儿女。祖母疼爱孙辈,为孩子求个册封怎么了?
  至于为什么要将公主与皇子一同册封——人家是孪生的兄妹,总不能哥哥有了封号而妹妹没有吧?
  双生子做什么都要在一起,正好也一起给他们册封了,不用费那二遍事。
  刘娥道:“本宫的病究竟什么时候能好,不还是由皇帝说了算的么?”
  赵受益算了算日子:“那行,后天就是大朝会了。正好公主和皇子的生日也快要到了,母后这个时候为他们请封,也不算突兀。”
  刘娥点头:“就依皇帝所言。”
  又按了按额角:“本宫乏了,皇帝和皇后回去吧。”
  赵受益袖手道:“还有一事劳烦母后。”
  他偏头示意内室中的李妃:“里面的这位娘娘,劳烦母后照顾。”
  想了想,又道:“母后不必多心,朕并无别的什么意思。只需母后约束她不要闹出事情来就好。”
  玩政治的人都喜欢脑补,尤其他现在是个皇帝,随口说的一句话都有人给他写一篇八百字的小论文来分析他的弦外之音。
  要是刘娥脑补了点别的什么意思,将李妃照顾得升天了,这可就不好了。
  而且刘娥也不是没有这个动机……
  他只需要刘娥李妃活着住在凤宸宫里,不要给他闹事就好了。
  一应衣食住行都比照着刘娥的规格来,也算是圆了她的太后梦了。
  刘娥颔首:“本宫省得。”
  赵受益道:“那朕和皇后就告辞了。”
  他示意寇窈娘跟他一起走。
  寇窈娘向刘娥福了福身,跟在他身后走出了凤宸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