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22章 拜年
  陶醉还没回答, 陶然就抢先答了:“我们不去,就住这里。妈,我们回来了。”
  刘巧凤看着两个女儿, 笑得鱼尾纹都出来了:“回来啦, 累不累?妈给你们做晚饭。”
  “妈, 有没有热水,我想洗个澡。”陶然说。
  “有, 你看看, 下边那个水龙头是热水, 现在应该放热水了, 你去放看有没有。”刘巧凤一边答一边往后面的阳台去, 厨房就在阳台上。
  陶醉看着正在摸小宝脑袋的陶长明,说:“爸, 这边有地方住,我们就住这儿了,不去你那边了。”
  “四个人挤在这么窄的屋子里,连身都转不开, 你妈是怎么想的,她就算要卖房子,不能等到过完年再卖?”陶长明还对卖掉的房子耿耿于怀。
  刘巧凤在后面答:“我自己的房子,愿意什么时候卖就什么时候卖, 与你何干!”
  陶长明没有接她的话,对陶醉说:“过年你们还是跟我去你奶奶家过年吧,小宝也一起去。”
  陶醉说:“我们不去奶奶家过年了, 就在这里过年,等初一的时候,我再去给奶奶拜年。对了,我和我男朋友一起去。”
  陶长明听见这个消息,不由得呆了,迟疑了好久才说:“你谈恋爱了?你男朋友是谁?”
  “常醒。”
  陶长明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很细微的变化,先是惊讶,接着是惊喜,最后还是努力严肃起来:“你什么时候和他在一起的?”
  “有一些时间了。”陶醉不想跟他说得太清楚。
  陶长明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分析出了其中的利害,常醒是厂里的股东,夏春生又是他舅,那么他也算得上是老板的亲戚了,以后的好处自是不必说了,忍不住乐呵呵地说:“行,到时候你和他一起过来,我先回去跟你爷爷奶奶通个气,叫他们做好准备。”
  陶醉看见他的笑容,心里不禁涌出一种不好的预感,她赶紧说:“有个事我要跟你说一声,虽然我和常醒在一起了,但你最好还是不要什么事都去麻烦夏叔叔,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陶长明浑不在意地说:“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是那么没分寸的人吗?你好好和他谈,我是百分百支持的。”
  陶醉没再说话,其实心里有些不安,他们可是都走了,以后陶长明再恶心人她也眼不见心不烦,就怕他拿着鸡毛当令箭,要给夏叔叔和郑阿姨添乱,到时候得跟他们说一声,不要碍于情面,公事公办,该怎么管还怎么管。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第二天陶醉还参加了一次朋友聚会,这是回家前就约好的。来的有陈一帆、孙玉树、孙兰心、常醒和她,还有王瀚、夏正轩和陶然,也就是当年经常一起玩的那群人,唯独少了一个邹洋,这家伙远渡重洋,正在美利坚喝洋墨水,就算回来估计也还得两三年,没准都不回来了。
  老朋友许久未见,初见时有一点陌生感,但是聊起来,还是熟悉的那些人,感觉特别亲切,时间和距离也没能让他们感到到疏远。
  陈一帆已经有两年没见到陶醉了,见了面还忍不住感叹:“你说当初我怎么就没死皮赖脸一点呢,说不定我跟陶醉现在连娃都报上了。”
  常醒闻言忍不住踢了老友一脚:“收起你的白日梦!”
  孙兰心看了陶醉一眼,笑嘻嘻地说:“你就算死皮赖脸也没用,你以为女孩子初恋那么容易移情别恋啊。陶醉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常醒了。”
  陶醉羞得脸都红了,嗔怪地叫了一声:“兰心!”这点老底都给她抖落出来了,她还要不要面子的啊。
  常醒闻言扬起下巴,脸上露出极其得意的笑容:“所以说,你从一开始就出局了,不存在所谓的如果假设。”
  孙玉树笑着说:“一帆你吃着碗里的还瞧着锅里的,就不怕我们跟弟妹打小报告。”
  陈一帆杵了他一下:“有你这么胳膊往外拐的吗?我只是在缅怀一下我的青春,我老婆也不会怪我的。对了,你俩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早点告诉我,我好提前准备红包,不然我怕花没了。”
  “说得那么可怜,电网的工资应该不低吧。”孙玉树说。
  陈一帆嘿嘿笑:“国企的工资都是等级分明,我才参加工作两年多,能高到哪里去,唯一的好处就是其他的福利待遇好一点。我打算买单位的福利房,所以手头难免有点紧张。”
  “你都打算买房了?我们单位的福利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得上我呢。”孙玉树露出羡慕的表情,毕业后,为了爱情和理想,他留在了重庆,并考到了检察院,目前是一名助理检察员,从一颗小螺丝钉做起。
  “我这算什么,常醒都买了几套了。”陈一帆看着常醒说。
  孙玉树捂住胸口:“别说了,太扎心了!”
  常醒说:“玉树你要是想买房,我可以借你一点。”
  孙玉树竖起大拇指:“真是好兄弟!不过也不用了,我和我女朋友可能会先攒个首付,然后再慢慢还贷吧。”
  “那也行,不过最好还是趁早,房价一天一个样,你要是想买房,我可以借点首付给你。”常醒只有对极其信赖的朋友才会主动提借钱的事。
  孙玉树朝他抱拳:“谢了!有需要我会开口的。”
  这边年纪大的几个在聊工作、房子、感情,陶然则和王瀚夏正轩一起斗起了地主,三个人斗地主,两个男生都让着陶然,陶然便高唱凯歌收割两人的人头,用笔将那两个人脸上画得跟鬼一样,偏生这俩还很乐在其中,看得旁边的人捧腹大笑。
  除夕夜,常醒没有跟着舅舅舅妈去夏正轩外婆家过年,而是留下来跟陶醉一起过年,他们一起动手写春联、贴窗花、挂灯笼,屋子虽然很小,但是年味儿十足。刘巧凤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顿极其丰盛的年夜饭,五个人围在一起,和和美美吃了一顿幸福团圆的年夜饭。
  吃完饭,常醒和陶醉带着弟弟妹妹下楼去放烟花,常醒买了不少烟花,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丰富,让小宝过足了瘾,在一群放烟花的小伙伴中挣足了脸面。
  放完烟花,他们又一起上楼去收压岁红包、包饺子、嗑瓜子、看春晚,一直等到十二点转钟,常醒和陶醉下楼去放了迎新年的鞭炮,等鞭炮放完,常醒放开掩住陶醉耳朵的手,捧着她的脸,低头在她额头上蹭了蹭:“我要回去了。你跟我一起回去吗?”
  陶醉仰头看着他,有些迟疑地说:“不太好吧。”
  常醒拥住她:“想抱着你睡,你不在我怀里,我都不太习惯了,夜里醒来总会摸摸你在哪儿,昨晚上睡迷糊了还以为你滚床底去了,还开了灯起来看。”
  陶醉笑出了声,将脑袋在他怀里蹭蹭:“我又不是傻子,这种天滚床下不冻醒来吗?”
  “走吧,去我家陪我,我一个人在家多可怜啊,今天过年呢,大家都在团圆。”常醒开始卖惨。
  他一卖惨,陶醉就受不了:“可是我怎么跟我妈说?她还不知道咱俩已经住到一起了。”虽然他们早就同居了,然而却还一直在长辈面前营造两人是很纯洁的恋爱关系,这一下子不是完全暴露了吗。
  “咱妈是过来人,她肯定会理解的。我给她打个电话说一声。”常醒说着就掏出了手机,开始给陶然拨电话,然后让陶然将电话交给刘巧凤:“阿姨,醉醉跟我回家了,她今晚不回去了,明早我们再过来给您拜年,你们早点睡,晚安!”然后根本没等刘巧凤回复,他就将电话给挂断了,拖着陶醉就往自己家跑。
  陶醉哭笑不得:“你怎么能这样啊,这是直接通知好不好。”
  “对啊,就是通知咱妈。走吧,宝贝。”他一下子将陶醉背了起来,穿过漆黑清冷的夜,欢笑着走向自己的家。
  陶醉就这么被常醒拐带回了家,又一起过了一个令人沉醉的新年夜,常醒觉得极其满足,过年就应该这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是他们一起过的第二个新年夜,他希望以后每年的新年夜他们都能像这样一起度过。
  第二天一早,陶醉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来了,窗户透进来的天光还非常地暗,一看时间,早得过分,才六点多。陶醉半睁着疲倦的眼,问:“我们要不要起来?”昨晚折腾到两点多才睡,到现在也不过睡了四个小时,实在是睡眠不足啊,眼皮一个劲地自我粘合起来。
  常醒搂紧了她,在她脸上亲了亲:“不起,再睡会儿,晚点再起。”
  陶醉便闭上眼睛,重新进入梦乡,这次一直睡到快九点才行。陶醉手忙脚乱地起来:“太晚啦,都怪你,说要再睡的,你怎么不调闹钟啊,我妈肯会说我的。”
  常醒笑嘻嘻地说:“没事,今天是初一,谁都不会骂人。”
  陶醉一脸羞愧地和常醒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九点了,妈妈和弟妹都已经吃好早饭了。刘巧凤看见他们,神色很平静,一点也看不出责怪的样子,说:“我们都吃了,我去给你们下面条。”
  常醒朝陶醉挑了挑眉,意思是果然如此吧,陶醉伸手在他腰上掐了一把,常醒笑得龇牙咧嘴的,笑容里满满都是幸福。
  吃完早饭,陶醉又重新打扮了一番,穿得漂漂亮亮的,提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带着弟弟妹妹和常醒一起出门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刘巧凤已经离了婚,她不愿意再去看陶家人的脸色,就独自留在了家里。
  常醒将车停在了陶醉爷爷家门口,还没下车,便看见家门口站满了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脸上无一不是万分期待的模样,这是来看新人的。常醒丝毫不怵这种场面,他推门下车,落落大方地站在那儿接受陶家人的行注目礼,在陶醉的介绍下,礼貌地给长辈们一一打招呼拜年。
  陶醉看着自家亲戚脸上露出惊艳、喜悦、意外、嫉妒等复杂的神色,心里莫名觉得无比满足。
  第123章 返京
  陶长明早就将常醒的情况跟家里人说清楚了, 北大的研究生,家里有钱,还是他们厂的幕后老板, 有车有房, 陶醉出国留学都是他出的钱。他说这些的时候, 有人觉得他是在吹牛,也有人觉得常醒肯定长得极丑, 陶醉这是出卖自己换来了男朋友的资助, 如今见到高高帅帅的常醒时, 几乎所有人都有点不可思议。陶醉的婶子甚至还觉得, 陶醉到底用了什么手段, 居然能钓到这么一个金龟婿,这人该不会是有什么隐疾吧。
  奶奶一个劲地看着常醒, 过了好一会儿才问:“你是不是以前住在醉醉家楼下的那个孩子?那年俊俊腿受伤,我在醉醉家住了几个月。”
  常醒笑着点头:“对,奶奶,是我, 您记性真好,还记得我呢。”
  奶奶看了陶醉一眼,笑着说:“那时候你经常和醉醉一起骑车上学,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她就觉得这俩孩子之间有猫腻, 没想到最后还是成了事实。
  “对,那时候我自行车丢了,就经常搭醉醉的车一起上下学。”常醒说。
  伯母热情对陶醉说:“醉醉, 你叫小常进屋坐吧,我煮了红枣鸡蛋,你们先吃点,一会儿就做午饭了。”
  陶醉点头:“谢谢伯母。”便领了常醒进屋坐。
  家里长辈和年轻人都进来了,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常醒,小叔陶长平掏出烟来,抽出一支递给常醒:“抽烟,我这不是什么好烟,不要嫌弃。”其实是二十多块钱一包的芙蓉王,已经是很好的烟了。
  常醒笑着说:“谢谢叔叔,我不抽烟。对了,我和醉醉给你们带了点烟酒,也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他说着和陶醉将带来的礼品搬上桌子,给每个男性长辈送了一条软中华和一瓶茅台酒,女性长辈送的则是阿胶。陶醉还给奶奶和伯母婶婶每人挑了一套羊毛衫,她妈和郑文华也有,花了不小一笔钱,掏钱的时候有点肉疼,但想着可能就送这么一回,也就咬咬牙买了。给年轻人带的都是些吃的。
  这礼物果然送到了长辈们的心坎里,伯父和小叔拿着茅台爱不释手,陶长平还相当没眼力价地说:“茅台不好买啊,我以前喝过,一会儿开一瓶来尝尝,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陶长明说:“不可能是假的吧,常醒怎么可能会买假货。”
  “我只是说真茅台不好买。”陶长平说。
  陶然不客气地说:“叔叔你怎么知道你之前喝的是真的?没准以前喝的就是假的呢。”
  “周老板请我喝的,怎么可能是假酒呢。”陶长平非常笃定地说。
  陶醉听见他说周老板,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都多少年的老黄历了,还在提,小叔这怨念可真够深的啊,便忍不住问:“听说薇薇谈男朋友了。”
  “谈了,谈了个好人家,是我自己介绍的。男孩子爸爸是个包工头,家里有钱,建伟跟着他爸干包工,一年也挣不少,他是大儿子,将来他爸的工程不还得他接手吗,薇薇以后就跟着享福了,班都不用上,坐着吃现成的。”陶长平说起女儿的男朋友就合不拢嘴,促成这件事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作。
  陶醉嘴角勾起来:“薇薇要是觉得这样好,那当然就好了。不过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最牢靠的还是自己亲手赚的钱。”
  “女人要会赚什么钱啊,女人嫁个好老公最要紧,然后把家里的财政大权抓到手里才最重要。难道小常的钱不给你管?小常那么有钱,你们结婚了你还要上班?”从厨房里出来的婶子接过话头说。
  常醒替陶醉答了:“等我们结婚了,钱自然是归醉醉管。不过就算是我有能力养家,我也不会让她在家里当全职太太,她的价值不是相夫教子,而在她的事业上。我也不赞同女人做全职太太,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变故,万一离婚了,她连谋生的本领都没有,有自己的事业就什么都不怕。”
  常醒这话一出口,大家都忍不住看向了陶长明,因为这一屋子人就他离婚了。婶子落了个没趣,悻悻地转身走了。
  陶醉扭头看了常醒一眼,眼里满满都是赞许,不过她真没想过将来要管常醒的钱,她对理财投资都不太懂,她未必管得过来,还是常醒自己管吧。
  比起跟长辈们说一些无趣的话题,陶醉更关心堂哥和堂姐的近况,陶勇当初顶着压力和自己喜欢的女孩结了婚,现在孩子已经有几岁了,如今老婆又怀了二胎,家庭幸福美满,果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有动力。
  陶勇跟着他姐夫学防盗门窗安装,两人一起合伙,一年挣得也不少,都已经开始准备自己盖房子了。闲聊的时候,常醒提了一嘴:“现在房子便宜,你要是以后想去城市发展,不如去城里买套商品房。”这个时候在家盖房子也需要好几万,去城里买套按揭房,首付也只需要几万块。
  去城里安家原本不在陶勇的计划之内,听见常醒的建议,他忍不住重新思考起来了。陶醉和常醒一起帮忙分析了一下买商品房的利弊,陶勇考虑到城里的教育,为了孩子,他非常心动。
  让陶醉感到格外高兴的是,快吃中午饭的时候,陶林一家子骑着摩托车过来了。他们原本是初二才回娘家拜年的,是陶勇给她打的电话,告诉她陶醉带着男朋友过来拜年,她就赶紧过来了,过了今天,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陶醉。
  姐妹俩已经多年没有见面了,前几年陶醉总是年初一就回去了,而陶林初二才回来,总是在错过,所以这次陶林干脆提前来了。尽管穿了新衣服好好打扮了一番,陶林还是显得有点沧桑,其实也才比陶醉大了两三岁,毕竟两口子从一穷二白打拼到现在有房有车(摩托车)是要付出不少代价的。
  陶醉看着这样的大姐有点心酸:“姐,好多年没有见到你了,我好想你。”
  陶林看着漂亮时尚的陶醉,笑着说:“我也想死你了,真是好多年没见了,你上大学时我们就没见过了。你越长越漂亮了,到底是喝过洋墨水的,走在外头我可能都不敢认。这是你男朋友?”
  陶醉羞涩地点了点头:“嗯,我男朋友常醒。”
  “姐姐新年好!”常醒礼貌地打招呼。
  陶林看着常醒,满眼都是赞赏:“新年好!不错,姐真替你高兴,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有用的,你看,就能找个又高又帅的男朋友。以后我们家两个孩子也得好好教育,要向姨姨和姨夫学习,考到北京去上大学,出国去留洋。”她的性格明显要开朗许多,是这些年自己打拼出来的底气。
  陶醉也为这样的姐姐感到高兴:“你们什么时候有空,可以到北京来玩,我带外甥们去参观北京的大学。”
  “好,有空了一定去。”陶林也满口答应下来。
  陶醉本来打算吃了午饭就回去的,因为陶林和陶勇的缘故,他们留下来吃了晚饭才回去,自己有车,倒是不担心回不去。
  回去的路上,常醒说:“感觉你对你堂哥堂姐和其他人的态度不一样。”
  陶醉便说起了陶林和陶勇的事:“他俩是我们陶家最明事理的人了,所以我心里也只亲近他们。”
  “不对,你们陶家最明事理的是你。”常醒说。
  陶然在后座嚷嚷:“还有我。”
  lt;/divgt;
  lt;/divg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