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乔迁之喜
都察院值房。
严成锦在看见了史琳,就是弘治皇帝下旨,让他提督军务那位。
史琳回京城,是为了等着保国公北上,一同前往延绥。
自从他来了都察院值房,办公室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小赵,蚕豆要不要?”
“小张,茶凉了,换一杯再喝,对脾胃好。”
“小锦,你这枸杞又大又圆,可否给本官一杯泡茶喝?”
严成锦心中提防起来,这人只来了一天,就跟值房里的人混熟了,也是个人才。
“下官有个东西,比这个好喝,白白的,有点腥,味道极好,很有营养,大人要不要尝尝?”严成锦从桌子下掏出一物。
是个水囊,还温呢。
从水囊里倒出来一杯,白白的羊奶,奶香味飘来,并不严成锦说的那样腥。
史琳尝了尝,连声道:“好喝,成锦啊,本官跟你打听一件事,方学去哪儿了?”
严成锦心中一动,莫非史琳与红盐池一事有关?
心中顿时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史琳受人所托,前来打探。一种是他与此事有点关系。
“下官也不知,或许,告假了吧。”
七日过去,朱晖赶到京城,与史琳一同前往延绥。
与鞑靼人的战争要开始了。
西北大乱,良乡却颇为太平和繁荣。
五月天,天气闷热,
良乡的官道上少行人,水道却来往着许多漕船。
如今,来的不仅有江南的商人,还有从广东沿海赶来的商贾,对良乡的货物极感兴趣。
“尽管来良乡的商人多了,流民还是很清贫,银子落不到他们手里,不过,却能托这些商人的福,谋个生计。”张贤道。
严成锦点头,道:“你能看到这点便好,切勿让两极分化太严重。”
“大人,何为两极分化?”张贤疑惑。
“就是……别让银子都流入士绅的口袋里,流民要做买卖,便让他们做。”
有些流民当货郎,挑着良乡的货物到其他地方贩卖。
敢拿幸苦赚来的银子,换成货物去卖的流民,在极少数,大部分流民都觉得有风险,在工坊或码头当个力役,更踏实一些。
“大人,有个云贵来的商人说,要卖楠木,问船厂要不要?”谢玉走过来问张贤。
张贤又看向严成锦,严成锦沉默不语。
“你自己谈价钱就是。”
“好咧!”谢玉喜滋滋地走了。
加入良乡的商会,商会又属于船厂,他也赚了不少银子。
张贤露怯地问:“大人,下官这么做……对不对?”
“良乡是大明的义鸟,自然是要与天下的商贾做买卖,没什么不妥。”
严成锦在京城的西城区买了一座宅邸,距离旧宅比较远,好处是,隔壁就是老王的宅邸。
良乡送来的银子,挖地洞也装不下了。
不能在外头开一座金库。
为了掩人耳目,干脆买一座宅邸,屯放银子。
狡兔三窟,他偶尔也打算过来住一下。
锦衣卫认人不认门,他来这边住,锦衣卫自然会跟过来。
住在这里,还是安全的。
“少爷,这座宅邸的地契是老爷名下的,有二亩地之大,厢房十六间……”
王不岁一五一十说着。
严成锦指着一方池塘,质问:“这里头的水,为什么是红色?”
王不岁望着这一池水,漂浮着几朵荷叶,水里的石头,却呈现出一点一点红色,长霉了似的。
“换!一会儿马上换。”
严成锦又看了寝房,指着头顶房梁问:“这根房梁压着床,本少爷怎么升官?”
“换,小的让人换个方向。”
严成锦去看了库房,四面是巨大的大理石板,只有寝房大小,下面挖了一个地下室。
这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邸。
有假山、小桥、亭榭等江南标志性景观,比旧宅小,胜在精致。
奉天殿,
弘治皇帝心中念顾着西北的战事,又要开仓拨银了,拖得越长,要花的靡费也越多。
“户部将钱粮清算出来了吗?”
韩文站出来一步:“算出来了,此去拨发军粮三万石,白银二万两。”
这点钱粮恐怕吃不了几日,又要拨银子了。
打鞑靼人需要行军灵活,带太多辎重,会拖延行军的速度,在河套地区打有个优势,这里是大明的疆域。
就怕鞑靼人将沿途的粮草都劫掠了,到时候买也买不到。
牟斌小声地插一句话:“陛下,严成锦搬家了,良乡的船厂似乎有大批的白银收入。”
弘治皇帝双眼放光,喜上眉梢:“召严成锦进宫!”
看内阁和六部大臣还在,不太方便,便又道:“诸卿无事,便退下吧。”
韩文等人面面相觑,陛下召见严成锦,难道还要避讳不成?
严成锦听到宣召,从都察院一路赶来宫中,心中开始计算,刚搬家陛下就召见,八成是为了银子。
奉天殿中,只有弘治皇帝一人,他走进大殿后,萧敬大步走了去,顺手还把门关上。
让严成锦有种黑帮暗中接头的感觉。
“臣严成锦,参见陛下。”
弘治皇帝端着笑意:“朕听闻,你搬家了?”
“臣惭愧,没有邀陛下庆贺乔迁之喜。”严成锦估计陛下知道了,便道:“良乡的船厂赚了五万两白银,陛下应得两万两,一会儿臣就命人送进宫。”
“朕不想说什么银子,朕想说你的乔迁之喜。”弘治皇帝满脸笑意。
“……”严成锦。
陛下为了银子,连节操也不要了。
平日那个在他心中一本正经的弘治皇帝形象,又光辉了许多。
陛下一生节俭,不断屯银也是为了朝廷。
“陛下,这些银子要充入内帑,还是国库?”
充入内帑,就是放入陛下的小金库,充入国库,就是交由户部安排。
“充入国库吧。”弘治皇帝毫不在乎。
从宫里出来,严成锦便写了一封信,让锦衣卫送至良乡。
船厂的银子放在衙门的库房,张贤见信会命人拨银。
……
程敏政跟着韩斯门回到朝鲜。
朝鲜举国上下感激涕零,大明陛下不仅同意册封晋城大君为国君,还派了使臣前来。
官职为礼部右侍郎,朝鲜还未来过这么高阶的大明官员。
程敏政望着景福宫,低矮的房屋,错落却没有顺序,广庭里连金砖都没铺,还是泥巴地。
简直,连他在徽州的府邸都不如……
晋城大君和慈顺大妃对他以最高的礼节相待。
听闻大明要在汉城建一座使馆,并没有觉得不妥,给程敏政安排了一座大臣的府邸。
“先生,这府邸就是我们今后住的地方?”梁小一问。
“不错。”
程敏政来到书房,准备写一封信给严成锦:贤侄,设大使馆一事顺利,倒是出兵建州一事,大臣们意见不一,恐不会轻易出兵……
严成锦在看见了史琳,就是弘治皇帝下旨,让他提督军务那位。
史琳回京城,是为了等着保国公北上,一同前往延绥。
自从他来了都察院值房,办公室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小赵,蚕豆要不要?”
“小张,茶凉了,换一杯再喝,对脾胃好。”
“小锦,你这枸杞又大又圆,可否给本官一杯泡茶喝?”
严成锦心中提防起来,这人只来了一天,就跟值房里的人混熟了,也是个人才。
“下官有个东西,比这个好喝,白白的,有点腥,味道极好,很有营养,大人要不要尝尝?”严成锦从桌子下掏出一物。
是个水囊,还温呢。
从水囊里倒出来一杯,白白的羊奶,奶香味飘来,并不严成锦说的那样腥。
史琳尝了尝,连声道:“好喝,成锦啊,本官跟你打听一件事,方学去哪儿了?”
严成锦心中一动,莫非史琳与红盐池一事有关?
心中顿时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史琳受人所托,前来打探。一种是他与此事有点关系。
“下官也不知,或许,告假了吧。”
七日过去,朱晖赶到京城,与史琳一同前往延绥。
与鞑靼人的战争要开始了。
西北大乱,良乡却颇为太平和繁荣。
五月天,天气闷热,
良乡的官道上少行人,水道却来往着许多漕船。
如今,来的不仅有江南的商人,还有从广东沿海赶来的商贾,对良乡的货物极感兴趣。
“尽管来良乡的商人多了,流民还是很清贫,银子落不到他们手里,不过,却能托这些商人的福,谋个生计。”张贤道。
严成锦点头,道:“你能看到这点便好,切勿让两极分化太严重。”
“大人,何为两极分化?”张贤疑惑。
“就是……别让银子都流入士绅的口袋里,流民要做买卖,便让他们做。”
有些流民当货郎,挑着良乡的货物到其他地方贩卖。
敢拿幸苦赚来的银子,换成货物去卖的流民,在极少数,大部分流民都觉得有风险,在工坊或码头当个力役,更踏实一些。
“大人,有个云贵来的商人说,要卖楠木,问船厂要不要?”谢玉走过来问张贤。
张贤又看向严成锦,严成锦沉默不语。
“你自己谈价钱就是。”
“好咧!”谢玉喜滋滋地走了。
加入良乡的商会,商会又属于船厂,他也赚了不少银子。
张贤露怯地问:“大人,下官这么做……对不对?”
“良乡是大明的义鸟,自然是要与天下的商贾做买卖,没什么不妥。”
严成锦在京城的西城区买了一座宅邸,距离旧宅比较远,好处是,隔壁就是老王的宅邸。
良乡送来的银子,挖地洞也装不下了。
不能在外头开一座金库。
为了掩人耳目,干脆买一座宅邸,屯放银子。
狡兔三窟,他偶尔也打算过来住一下。
锦衣卫认人不认门,他来这边住,锦衣卫自然会跟过来。
住在这里,还是安全的。
“少爷,这座宅邸的地契是老爷名下的,有二亩地之大,厢房十六间……”
王不岁一五一十说着。
严成锦指着一方池塘,质问:“这里头的水,为什么是红色?”
王不岁望着这一池水,漂浮着几朵荷叶,水里的石头,却呈现出一点一点红色,长霉了似的。
“换!一会儿马上换。”
严成锦又看了寝房,指着头顶房梁问:“这根房梁压着床,本少爷怎么升官?”
“换,小的让人换个方向。”
严成锦去看了库房,四面是巨大的大理石板,只有寝房大小,下面挖了一个地下室。
这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邸。
有假山、小桥、亭榭等江南标志性景观,比旧宅小,胜在精致。
奉天殿,
弘治皇帝心中念顾着西北的战事,又要开仓拨银了,拖得越长,要花的靡费也越多。
“户部将钱粮清算出来了吗?”
韩文站出来一步:“算出来了,此去拨发军粮三万石,白银二万两。”
这点钱粮恐怕吃不了几日,又要拨银子了。
打鞑靼人需要行军灵活,带太多辎重,会拖延行军的速度,在河套地区打有个优势,这里是大明的疆域。
就怕鞑靼人将沿途的粮草都劫掠了,到时候买也买不到。
牟斌小声地插一句话:“陛下,严成锦搬家了,良乡的船厂似乎有大批的白银收入。”
弘治皇帝双眼放光,喜上眉梢:“召严成锦进宫!”
看内阁和六部大臣还在,不太方便,便又道:“诸卿无事,便退下吧。”
韩文等人面面相觑,陛下召见严成锦,难道还要避讳不成?
严成锦听到宣召,从都察院一路赶来宫中,心中开始计算,刚搬家陛下就召见,八成是为了银子。
奉天殿中,只有弘治皇帝一人,他走进大殿后,萧敬大步走了去,顺手还把门关上。
让严成锦有种黑帮暗中接头的感觉。
“臣严成锦,参见陛下。”
弘治皇帝端着笑意:“朕听闻,你搬家了?”
“臣惭愧,没有邀陛下庆贺乔迁之喜。”严成锦估计陛下知道了,便道:“良乡的船厂赚了五万两白银,陛下应得两万两,一会儿臣就命人送进宫。”
“朕不想说什么银子,朕想说你的乔迁之喜。”弘治皇帝满脸笑意。
“……”严成锦。
陛下为了银子,连节操也不要了。
平日那个在他心中一本正经的弘治皇帝形象,又光辉了许多。
陛下一生节俭,不断屯银也是为了朝廷。
“陛下,这些银子要充入内帑,还是国库?”
充入内帑,就是放入陛下的小金库,充入国库,就是交由户部安排。
“充入国库吧。”弘治皇帝毫不在乎。
从宫里出来,严成锦便写了一封信,让锦衣卫送至良乡。
船厂的银子放在衙门的库房,张贤见信会命人拨银。
……
程敏政跟着韩斯门回到朝鲜。
朝鲜举国上下感激涕零,大明陛下不仅同意册封晋城大君为国君,还派了使臣前来。
官职为礼部右侍郎,朝鲜还未来过这么高阶的大明官员。
程敏政望着景福宫,低矮的房屋,错落却没有顺序,广庭里连金砖都没铺,还是泥巴地。
简直,连他在徽州的府邸都不如……
晋城大君和慈顺大妃对他以最高的礼节相待。
听闻大明要在汉城建一座使馆,并没有觉得不妥,给程敏政安排了一座大臣的府邸。
“先生,这府邸就是我们今后住的地方?”梁小一问。
“不错。”
程敏政来到书房,准备写一封信给严成锦:贤侄,设大使馆一事顺利,倒是出兵建州一事,大臣们意见不一,恐不会轻易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