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荣国府长房的外书房,布置得的确雅致:紫檀木的书案上放着明青花的笔洗与笔架,石咏一瞥之下,便知不是凡品。书案旁边一只斗彩瓷缸里放着一卷一卷,都是卷轴。墙上也挂着不少书画,石咏一一望过去,见大多是名家之作,即便偶有那不知名的,也是品味超凡的作品,想必是在后世里名声不显的大家手笔。
  他心里有数,平心而论,这位贾赦大老爷,书画上的品味,着实还不错。如果他不打自家扇子的主意,石咏倒是愿意和他交流一二。
  “咏哥儿,咏哥儿……”
  忽然,有细微的声音在这外书房响起。
  石咏的头一个反应,是低头看向自己腰间佩着的荷包。
  “不是我!”郑旦干净利落地应道。
  石咏微怔,既然不是他自己身上佩着的荷包,那这个声音是——
  他猛地抬头,目光飞快地在这外书房里寻找起来。果然,他在书桌对面一座多宝格上发现了一只极为熟悉的六处团花银香囊。
  “玉环姐姐……”
  再见到这只银香囊,石咏激动至极,声音都有些发颤。
  “什么时候嘴这么甜,管人家叫姐姐了呢?”杨玉环的香囊柔柔地应道。
  石咏一呆,这才想起最近他总是要应付西施与郑旦这两个不停切换的人格,一会儿“夷光姐”、一会儿“郑旦姐”,叫习惯了,一见了杨妃的香囊,立即开口叫“玉环姐姐”。
  “姐姐别来无恙?卫皇后的情形,姐姐知道吗?”
  石咏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能在这里遇见杨玉环的香囊。此刻见贾赦特地为这只香囊做了一只黑檀木的架子,让银香囊自然地悬挂在这只架子上。而香囊里的金色香盂光鲜依旧,没有任何烧灼的痕迹,也没有香灰。
  石咏稍稍放心,知道贾赦好歹明白这只香囊的珍贵价值,因此将其当作一只摆件,没有真的当香囊使。这对银香囊的妥善保存,也是有些益处的。
  “我还好,只不过一进府,就没有见过卫后娘娘。”香囊回答,“咏哥儿,别管旁人,眼下你自己就有大麻烦!”
  大麻烦?
  只听香囊幽幽地说:“还记得你对皇祖母提过的,你家里藏着二十把旧扇子吗?”
  杨玉环口中的“皇祖母”,自然是指武皇。
  石咏双眉一轩,心想:果然是为了那二十把扇子!
  “是呀,上回有个古董商人,叫什么冷子兴的,到此间来找这贾府里的大老爷,就提起你家中收藏了二十把旧扇子。”
  又是冷子兴!石咏将牙一咬,心中难免恨恨的,这等小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食言,将自家有扇子的事儿随意透露给他人。
  “大老爷打算出五百两银子,将你家传的扇子都买下。可是冷子兴说你现在已经在当差了,多少要给点儿体面,劝大老爷出一千两。”
  杨玉环的银香囊将话说得飞快,言语里也少了几分柔媚,似乎一到与石咏相关的事情上,她就不再是那个心中只有爱情的小女人,而当真是个关怀幼弟的长姊。
  “他们有没有说过,若是我不卖,会怎样?”
  香囊立即道:“他们说了什么敬酒不吃吃罚酒之类的……对了,咏哥儿,你就算是虚言推辞,或者是用别的物件儿充抵,都是没有用的,那冷子兴很精明,将每把扇子的情形都向这边大老爷详述了一番,他们还特为防着你用假扇来冒充呢!”
  石咏暗恨:这冷子兴,十足地是用他石家的扇子,来向贾赦卖好啊!
  “嘘,噤声,有人来了。”银香囊飞快地提醒。
  来人四十余岁年纪,唇上蓄着短髭,身上穿着常服,帽子上一块鸡子儿大小的祖母绿,看着像是个富家翁,正是贾赦。
  石咏早已从多宝格跟前退开了两步,站在外书房正中,见到贾赦进来,他双手一抱,向贾赦行了个礼——只是作揖而已,他行的乃是平辈之礼。
  若从贾琏身上算起,他向贾赦行子侄之礼也没什么,可是听说贾赦要恃强夺他家祖传的二十把扇子,石咏心底就有一股无名之火腾腾地往上冒——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为老为长不尊吧,这样品性的人,凭什么要他行礼请安?
  果然见到石咏如此,贾赦面上闪过一丝微恼。
  “听说你是小犬的朋友?”贾赦强压下心头的恼意,开口淡淡地与石咏寒暄,心里则在琢磨用什么法子提起石家的扇子。
  “贤侄,天天在宫里当值,偏生住在外城,每天赶路颇为辛苦吧!”贾赦抚着唇上髭须,幽幽地道。
  “多谢大老爷操心,路途不算太远,我已经习惯了。再说了,也不是所有在宫里当差的人都能住在宫门口的,不是么?”
  石咏不咸不淡地挡了回去。
  贾赦心里越发恼怒,觉得眼前这年轻人实在是油盐难进,讨厌得紧。于是他轻咳一声,不再兜圈子,而是单刀直入地说:“听说,贤侄家里藏了二十把旧扇子,我素性好金石字画古玩,不知贤侄可否愿意相让,我愿以千两白银的高价补偿贤侄。日后贤侄在京中或是在江宁织造行走,我这做世叔的自然也会照拂一二。”
  石咏心里想:谁是你贤侄?
  他与贾琏交好不假,可是这一码归一码,讨厌贾赦,自然也不愿意虚以为蛇,假意敷衍。
  “大老爷明鉴,我家中的确是藏了二十把旧扇子,可是家祖家父都曾经留过话,不允许子孙后代变卖这些祖宗遗物。虽然大老爷盛情难却,可这毕竟是父祖遗训,子孙辈违拗不得,请大老爷体谅!”
  石咏就这么硬梆梆地顶了回去,对那一千两银子的许诺,一点儿都不动心。
  “你这不识好歹的……”
  贾赦大怒,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黑着一张脸教训石咏,说:“年轻人,刚刚当差没多久,自然不晓得这仕途艰险。你难道以为你能升个从六品在京里就可以横着走么?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贾赦心里已在动念,要好好收拾收拾眼前这个不知高低好歹的小子。他眼下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贾家早年与内务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今就算已经离了江宁织造任上,可贾赦凭那些姻亲故旧的能力,搞一搞石咏,却也还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他盯着石咏,只待石咏再出言拒绝,就打算端茶送客,回头另找法子折腾石咏。
  岂料这时候石咏伸手茫然地挠挠后脑,脸上好似闪过一点儿郁闷,说:“大老爷您提点的是……可是,可是我家祖训在此,扇子又都由家母看管着,就算是我想卖,也卖不成,这该怎么办才好!”
  贾赦觑着眼,瞧瞧石咏,见他一副抓耳挠腮,心痒不已的样子,心内暗笑,觉得这少年底子里也不过就是个二世祖罢了。既然这少年已经起了卖扇子的心,就不怕他不入彀。贾赦这么想着,便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说辞,看怎么变着法子来劝石咏。
  石咏那边,他在贾赦打算撕破脸的时候突然放软下来,是突然想清楚了一点:杨玉环的银香囊心心念念地提点他,就是让他有所准备,可若是他全凭着自己胸中的一腔“脾气”,与贾赦正面交恶,把话说绝,那便是辜负了杨妃的一片好意。
  在这个时空里石咏已经经过了不少事,再不是当初那个耿直而不知变通的少年了。他知道此刻就算是顾及贾琏的面子,也不能当面和贾赦翻脸。
  虽说石咏在这短短的片刻功夫里,已经想了十几种保护家传扇子的方法,可是他不及细想,没法儿判断这些法子是不是都能确保没有后患。
  于是石咏在贾赦面前露出一副愁眉苦脸,解释了自己的“苦衷”,眼见着贾赦放缓了脸色,伸向茶碗的手也渐渐缩了回来,石咏赶紧琢磨,到底该用什么法子才能脱身。
  “父亲!”
  突然,贾琏的声音在外书房里响起,将石咏与贾赦都吓了一跳。
  只见贾琏满头大汗地赶了来,见到贾赦,先行了一礼,然后便转向石咏,满脸关怀之色。
  “你……不是教你去吏部打听消息的么?”贾赦见到贾琏,透着一脸的不高兴。
  “听闻儿子的好友石茂行来了府上,还要劳动父亲代儿子招呼客人,儿子哪里敢不回来?”贾琏假装根本不知道石咏是贾赦请来的。他装作一副全不知情的样子,以为石咏是自行上门的,府里竟然还劳烦了贾赦这位大老爷出面接待,他这个做儿子的十分愧疚,因此才会赶回来。
  “茂行,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儿?”贾琏抬头问石咏。
  “是啊,是有点事儿……”石咏含含糊糊地应道。
  “不打扰父亲清净,”贾琏赶紧说,“儿子这就带茂行出去。”
  说着,贾琏二话不说,给石咏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前一后,就这么从贾赦的外书房里溜出去。贾赦在二人身后干瞪眼,心里将贾琏骂了十几遍:“这个不知好歹的逆子……”
  贾琏扯着石咏来到自己的书房,两人相对坐着,齐齐地舒了一口气。
  石咏一拱手,对贾琏说:“多谢琏二哥今日捞我出来。”
  贾琏则苦笑,伸手拉开自己的衣袖,石咏当即见到贾琏手臂上三道深深的血痕,似是被人用荆条抽的。
  “茂行,我父亲谋你家的扇子,这事儿给我知道了,劝上了几句,家父心里不痛快,就挨了这几藤条。”
  石咏赶紧起身,纳头便拜:“琏二哥的恩义,待石咏日后慢慢偿还!”
  “得了得了,”贾琏一脸急切,“晓得你婆婆妈妈,但现在真不是婆妈的时候。先将你家扇子的事儿商量清楚了才是正理。”
  石咏却有更着急的事儿,开口问贾琏:“琏二哥,上回小弟修好了贵府上一副金盘和一只银香囊,今天已经在令尊书房里见了那只银香囊,金盘上哪里去了?”
  他见杨玉环的香囊待遇尚可,稍许放心,却又担心起金盘来。
  贾琏一想,也想起来了:“是了,那两件物件儿,我带回来的时候家父就看着好,给了东府一千两银子,就把这两件留下了。银香囊他自己喜欢,留在外书房中,那只金盘,听说是送到宫中阿哥所,十四阿哥那里去了。十四阿哥那里,正管着兵部。”
  石咏听说贾赦竟然想走十四阿哥的路子,难免咋舌,心想难得这贾赦竟然想走兵事这条路,听起来所图不小。
  “后来又要我在吏部蹲着,一出什么实缺就赶紧告诉他。”贾琏擦着额头上的汗。若不是因为石咏,他也犯不着顶着大太阳这么急急忙忙地从吏部跑回来。
  “他听了那冷子兴的话,觉得你那二十把扇子金贵得很,想买下来之后,用一些上好的匣子一装,分送吏部上上下下。你那扇子虽说都很好,但也总能分出个三六九等,回头他用这个送人,外人觉得一碗水端平,只有收到扇子的才晓得得了多少实惠。所以啊,他是看中了你家的扇子,不会轻易撒手的。”
  这时候,贾琏书房的丫鬟过来给这两人上了茶。石咏抬眼看了那丫鬟一眼,见那模样算是周正。
  而贾琏却干脆闷着头,连看也不看来人一眼,只管说:“去,出去跟你平姐姐说一声,守住这边的门户,除了咱们房头的,外人不许靠近这里一步!爷要和石大爷商量要事!”
  第74章
  贾琏与石咏闭门商量的要事, 自然是怎么处理贾赦看中的石家扇子。
  石咏想了很多搪塞的法子,都只能拖延一时, 而治不了根本。贾琏也是同样一筹莫展。
  石咏发呆, 心想:他好不容易让石家有点儿起色了, 难道就因为这扇子, 他又要让石家陷入困境吗?他记得很清楚,原书里写着石呆子坚持不肯卖扇,贾赦原本也并无办法。可是后来贾雨村出马, 以“拖欠官银”为借口, 直接将石呆子下狱,抄了石家, 直接将扇子没入官中, 以官价买下,然后送给贾家。
  幸亏现在贾雨村还在南边做官, 不在京中。这危机倒不是迫在眉睫。
  “实在不行, 我就将这扇子送给十六阿哥!”石咏知道十六阿哥胤禄也是个喜欢古画古扇的, “送他两柄,余下十八柄托他保管。我就不信了,难道还有人敢为难皇子阿哥不成?”
  贾琏好奇地瞥了一眼石咏, 心想:这个呆子, 也不晓得怎么就能这么信任十六阿哥的。他也听过十六阿哥胤禄的传闻,知道那是个汉女所出的小阿哥,夺储无望。
  “茂行,你先别太着急了, 依我看,这事儿还有的拖。这样,以后父亲再与你提起此事,你不妨便诉诉苦,哭哭穷,让家父以为你有心在讨价还价。这么先拖上一拖,回头咱们再合计合计,想个妥帖的法子出来……”
  石咏无奈,知道贾琏说的这恐怕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法子,当下只得应了,谢过贾琏,两人一起从荣国府里出来。
  李寿这时候正巴巴地在门房里候着。他倒也不寂寞,缩在门房一个角落里,尽看着别人家的长随怎么上门递拜帖,怎么说事儿递话。李寿平日里不言不语,头脑却很灵活,见着这些,便在心里暗暗地记下。
  石咏带上李寿,拜别贾琏,从四九城中往外城走。
  李寿见石咏一路默默无言,知道主家心中有事,也不打扰他,只默默跟着。两人一路走到琉璃厂大街,来到山西会馆跟前,只见到一群顺天府衙役在此,山西会馆跟前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人。
  石咏自是想起了当初在这山西会馆发生的那一起“赝鼎”的案子。他记起那案子与冷子兴有关,而今日贾赦迫他卖扇,亦是冷子兴进言的缘故。石咏实在是觉得这冷子兴实在太过可恶,若没有他,这世间定能少好些麻烦与冤屈。
  就在这时候,石咏耳边突然擦过一句路人的闲言闲语:
  “万万没想到啊,当年那位被骗买了赝鼎的赵老爷子,竟然有这魄力,去敲了登闻鼓叩阍!”
  石咏听了大惊,转过身连忙冲那人问:“是真的吗?以前曾暂住在山西会馆的那位赵老爷子?击鼓鸣冤?”
  击登闻鼓叩阙,就是传说中的“击鼓鸣冤”。清代律例有明文规定,叩阍者其击鼓申冤者经通政司讯供,若果有冤抑确据,免罪,或发回当地督抚亲审;或由刑部提审昭雪。如果是越诉者,则笞五十。
  赵老爷子击鼓鸣冤,最大的可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被打上五十杖。只不过如今康熙老爷子为显仁德,所有杖责刑罚都打个四折,笞五十实际上是笞二十。可即便如此,人家赵老爷子年纪一大把了,二十杖,不丢性命也要脱层皮啊!
  “可不是吗?”旁人一听石咏也是知道旧事的,立即开了话匣子,“听说老爷子敲了登闻鼓,通政司却将案子依旧发回顺天府重审。这顺天府尹接下旧案,怕是难以推翻以前的结论。”
  石咏也很清楚:赵老爷子击鼓鸣冤,就是为了上告顺天府判案不公。这通政司竟然又将案子发回顺天府重审,又是案子发生一年之后,若是没有新的证据,顺天府十九要维持原判——赵老爷子那二十杖,岂不是白挨了?
  想到这里,他身边那人又奇道:“不知为什么,这顺天府竟然又传了山西会馆的掌柜和伙计去问话,好似还有什么别情。”
  石咏想了想,也顾不上山西会馆与这事儿到底有什么干系了。他当即带着李寿先走,回到椿树胡同石家小院里,从母亲那里,将家里存着的银钱里面占大头的几块银锭子都带上,然后又拿了几块碎银,用帕子包了,带在身上。
  他又没忘嘱咐母亲:“娘,那只藤箱的主人回京了,您将箱子里的书画,全部还放回原本那只藤箱里,我准备有机会的时候还给人家。”

章节目录